电容式液位计工作原理?--河南泰信克仪表
电容式液位计工作原理
电容式液面仪依靠电容量的改变来实现液面的测量。电容的大小取决于两片电极的面积和介电性质(介电常数)。在非导电性液体的测试中,电容的两片区域保持不变,液位的改变就是介电常数的改变,而两片的介电常数则是从气态到液相的转变,而介电常数的改变会引起电容的改变。在导电性介质中,导电性液体和测量电极的渗透区域随着液位的改变而改变,这就是电容片区域的改变。
电容式液位计产品概述
K-5000系列电容式液位计是一种可以用于液体、油类液位测量的远传仪表。无可动部件,可靠性大大提高,它不蒸汽,灰尘或冷凝的影响,具有长期运行稳定可靠,灵敏度高,线性度好,耐高温、耐高压等优点。智能液位计为(回路供电)4~20mADC模拟信号。易于调校,无线传输,485传输等。可广泛用于石油、化工、冶金、电力、造纸、制药等各个领域。
电容式液位计产品特点
结构简单,无任何可动或弹性元部件,因此可靠性极高,维护量极少;多种信号输出,方便不同系统配置;适用于高温高压容器的物位测量,且测量值不受被测液体的温度、比重及容器的形状、压力影响;特别适用于酸、碱等强腐蚀性液体的测量;完善的过流、过压、电源极性保护;无线型液位计具有无线远传功能;可以测量任何导电介质。